当前位置:首页 > 人力管理 >核技术人才(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

核技术人才(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

人才资讯网 · 2023-11-25 13:55:41

“当前我国核工业发展迅速,对涉核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核工业产业链长,涉核学科专业方向又多,国内现有涉核专业高校人才输出量有限。”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万钢告诉记者。他近年来一直关注和呼吁加强对核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起点高、速度快、投入少,具有中国特色的核事业发展之路。这条道路的开端、转折、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建言献策。“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无论是开展核科学研究还是核工业生产,急需大量具有核专业背景的人才。核专业人才需求缺口仍在增大2021年1月30日,福建福清。在我国利用核动力发出第一度电的50多年后,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这里投入商业运行。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也是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核科技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之一,未来核大国竞争就是核科技人才竞争。当前,我国核工业正处在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核电技术近年来已走向全球,中法、中俄接连签署核能大单。要发展,人才储备是“短板”。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刘佳鑫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毕业的,他告诉记者,“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一些人谈‘核’色变,核专业也逐渐成为学生们被调剂的对象。近几年,这些情况随着我国核电事业安全、高效、发展得到好转,各大高校也纷纷开办核科学技术相关的专业,大批人才进入核专业领域大家庭。”“总体来说,我国核专业人才仍然稀缺。”万钢说。《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全国开办核工程类专业的大学共72家,其中专门设立核学院的有47家,每年招收核工程类专业本科人数约3000人,人才断层尚未填补,需求缺口仍在增大。核工业大学有望在今年建成“青年尤其是高校学生,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推进核能核技术事业安全高效发展的主力军。”相关专家表示。早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万钢就曾建议:应从核工业发展国家战略层面考量,尽快支持创办中国核工业大学,储备青年基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他还建议,参照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办学模式,在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在职人员再教育的同时,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展小规模、急需的本科专业教育,以满足中国核工业发展不同梯次专业人才建设需求。这一呼吁也取得了积极影响,经过两年发展,2020年3月24日,在天津滨海核工业大学项目的桩基施工现场,随着第一根桩基打入地下,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大学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后期随之开始的将是主体工程的施工,对现场的材料堆放区、加工区、临时道路进行放样并硬化,启动其他单体建筑的桩基施工,并根据进度计划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施工任务。其中,监理(施工阶段)期限为自2019年9月20日至2021年9月20日,意味着中国核工业大学最早有望在今年建设完成。万钢透露,目前国家已经在高校和相关单位增加了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核相关人才培养得到加强。应加强对核专业人才的保障“我国核设施项目大都建在较偏远地区,条件比较艰苦,怎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是一大考验。”万钢表示。他告诉记者,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核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加强自主研发,同时应该加强对核专业人才的保障。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邓理峰认为,核科技人才培养,不应仅局限于核科学、技术和工程人才,也应该强化涉核人文与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他告诉记者,核技术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知识,同样需要涉核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这3种知识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只有既回答好核科技是什么(科学问题)和怎么办才有效且高效的问题(工程问题),也回答好在涉核领域我们应该怎么办的问题(社会与价值问题),我国核科学技术事业才能和谐发展,行稳致远。万钢表示,应该加强核科技人才的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下核科技人才,以满足我国核工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续写我国核工业发展新的辉煌篇章。

核技术人才(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

相关资讯:

发展期人力资源,发展期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问题有哪些

供应链中的回收管理ppt,供应链中回收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行业简析,人力资源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人力资源管理历史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历史发展趋势论文